- 手機:
- 15830282076
- 電話:
- 13284385666
- 郵箱:
- 632469545@qq.com
- 地址:
- 安國市路景水泵工業區
多級泵是工業生產中常用的高揚程泵類設備,定期保養能有效延長其使用壽命、保證運行效率。以下是多級泵的詳細保養步驟,分為日常保養、定期保養和停機保養三類:
一、日常保養(每日進行)
運行狀態檢查
觀察泵的振動和噪音:正常運行時應無異常振動(振幅≤0.08mm)和尖銳噪音,若出現異常需立即停機排查(可能是軸承磨損、葉輪失衡或基礎松動)。
檢查壓力和流量:通過壓力表和流量計確認進出口壓力、流量是否穩定在設計范圍內,偏差過大需檢查管路是否堵塞或葉輪是否磨損。
監測電機電流:電流異常升高可能是過載導致,需排查介質粘度、揚程是否超標,或泵內是否卡阻。
密封系統檢查
機械密封:檢查密封腔溫度(≤80℃),若出現滴漏(超過 10 滴 / 分鐘)需記錄,嚴重時停機檢修;觀察冷卻水管路是否通暢,防止密封件因高溫損壞。
填料密封:檢查填料函是否有均勻滴漏(3-5 滴 / 分鐘為正常),若漏量過大可緩慢擰緊壓蓋(每次不超過 1/4 圈),避免過度壓緊導致軸套磨損加劇。
潤滑系統檢查
軸承箱油位:確保潤滑油(脂)位在油標 1/2-2/3 處,不足時及時補充同型號潤滑油(脂),禁止混合不同牌號油品。
油溫監測:軸承箱溫度應≤環境溫度 + 40℃,若油溫過高(超過 70℃),需檢查油量是否過多 / 過少,或潤滑油是否變質。
冷卻系統檢查
檢查冷卻水(或冷卻油)的進出口溫差(≤15℃),確保管路無堵塞、閥門全開,避免因冷卻不足導致軸承或密封件過熱。
二、定期保養(每月 / 每季度進行,根據運行強度調整)
(1)每月保養
潤滑油(脂)檢查與更換
潤滑油:擰開軸承箱底部放油螺塞,取少量油樣觀察,若油色變黑、乳化或含有雜質,需徹底更換(使用型號按說明書要求,如 L-TSA46 號汽輪機油),更換時需清洗油箱,再加注至標準油位。
潤滑脂:對于脂潤滑軸承,每次補充量為軸承腔容積的 1/2-2/3(避免過多導致散熱不良),選用耐高溫鋰基脂(如 3# 鋰基脂,適用溫度 - 20℃~120℃)。
管路與附件檢查
檢查進出口閥門、止回閥是否靈活,有無泄漏;清理過濾器(濾網孔徑≤葉輪入口直徑的 1/2),防止雜質進入泵內損壞葉輪。
檢查壓力表、溫度計等儀表是否校準,確保讀數準確。
(2)每季度保養
解體檢查(部分部件)
拆卸泵蓋,檢查葉輪、導葉有無磨損、腐蝕或裂紋:若葉輪入口處有沖刷痕跡,可能是吸入雜質;葉輪平衡孔堵塞會導致軸向力增大,需清理。
檢查軸套和密封環間隙:用塞尺測量葉輪與密封環的徑向間隙(正常間隙為 0.2-0.5mm,超過 1.5 倍標準值需更換密封環)。
檢查軸承游隙:用百分表測量軸承徑向游隙,超過 0.1mm 時需更換軸承(推薦使用 SKF 或 NSK 等品牌的深溝球軸承或圓柱滾子軸承)。
電機與聯軸器檢查
電機:測量繞組絕緣電阻(≥0.5MΩ),檢查接線盒是否受潮、接線端子是否松動。
聯軸器:檢查彈性墊是否磨損或老化,測量聯軸器同軸度(徑向偏差≤0.1mm,軸向偏差≤0.05mm),偏差超標需調整電機或泵的位置。
三、停機保養(停用超過 7 天或長期停機)
介質排放與清洗
若輸送腐蝕性或易結晶介質,需徹底排空泵內介質,用清水沖洗 3-5 次,必要時拆解泵體清理葉輪、流道內的殘留雜質。
對于高溫泵,需待泵體溫度降至室溫后再清洗,避免因驟冷導致部件變形。
部件防護處理
軸承和軸頸:涂抹防銹油脂(如凡士林),防止銹蝕。
密封件:機械密封需卸下并存放于干凈的機油中;填料密封需更換新填料,避免舊填料硬化后損壞軸套。
進出口管路:用盲板封堵,防止灰塵、雜物進入;若長期停機,需將泵體墊高,避免底部積水。
存放與記錄
將泵放置在干燥、通風的環境中,避免陽光直射或雨淋。
建立保養記錄檔案,詳細記錄保養時間、更換部件型號、運行參數變化等,為后續維護提供參考。
四、保養注意事項
所有保養操作必須在停機斷電后進行,確保安全。
更換部件時需使用原廠或同規格配件(如葉輪材質需與介質兼容性匹配)。
重新啟動前,需手動盤車 2-3 圈,確認無卡阻后再開機,啟動后先空載運行 3-5 分鐘,逐步加載至正常工況。
通過以上步驟,可有效減少多級泵的故障發生率,保證其長期穩定運行。
編輯搜圖
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(最多18字)
上一條 : 如何處理多級泵運行中的氣蝕問題?
下一條 : 脫硫泵有哪些常見的故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