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手機:
- 15830282076
- 電話:
- 13284385666
- 郵箱:
- 632469545@qq.com
- 地址:
- 安國市路景水泵工業區
渣漿泵軸承是保障泵體穩定運行的核心部件,受工況(如高雜質、高負荷、振動)影響,易出現各類故障。以下將常見故障按 “故障現象 - 核心原因 - 針對性解決辦法” 的邏輯分類說明,同時補充預防建議,幫助高效排查與處理問題。
一、軸承溫度過高(最常見故障)
故障現象:軸承部位溫度持續超過標準值(一般滾動軸承≤75℃,滑動軸承≤65℃),伴隨局部發熱、外殼燙手,嚴重時觸發溫度保護停機。
核心原因:
潤滑異常:潤滑油 / 脂不足、過量,或油品變質、型號不符(如低溫用脂在高溫工況下失效);
安裝問題:軸承內圈與軸、外圈與軸承座配合過緊 / 過松,或安裝時軸承歪斜(內外圈不同心);
負載異常:泵軸彎曲、葉輪不平衡導致徑向力過大,或軸承選型偏小(承載能力不足);
雜質侵入:密封失效(如骨架油封損壞),使渣漿、粉塵進入軸承內部,加劇磨損。
解決辦法:
潤滑優化:
停機后檢查油位(油浴潤滑需沒過軸承最低滾動體,脂潤滑填充量為軸承內部空間的 1/3~1/2);
更換匹配工況的油品(如高溫工況選鋰基潤滑脂,潮濕環境選抗水型潤滑脂),并清理舊油 / 脂;
重新安裝:
用千分尺檢查配合間隙(過緊需修磨軸或軸承座,過松需更換軸套或軸承座);
安裝時用銅棒或專用工具敲擊軸承內圈(避免直接敲外圈),確保內外圈同心;
排查負載:
用百分表檢測軸的徑向跳動(允許誤差≤0.05mm),彎曲則校正或更換泵軸;
對葉輪進行動平衡測試,清除葉輪內附著的渣漿雜質;
密封修復:更換損壞的油封 / 密封圈,檢查軸承端蓋的密封墊片,必要時增加防塵圈。
二、軸承異響(早期故障信號)
故障現象:運行中軸承發出異常聲音,如 “嗡嗡聲”“嘎吱聲”“金屬摩擦聲”,且聲音隨轉速升高而加劇,部分伴隨輕微振動。
核心原因:
磨損類:滾動體(鋼球 / 滾子)或內外圈滾道磨損、剝落,導致接觸不良;
裝配類:軸承安裝時受力不均(如用錘子直接敲擊),造成滾動體變形;
異物類:潤滑油中混入金屬碎屑、渣漿顆粒,或安裝時未清理軸承座內雜質;
游隙異常:軸承徑向 / 軸向游隙過小(安裝過緊)或過大(長期磨損導致)。
解決辦法:
磨損處理:停機后拆卸軸承,目視檢查滾道與滾動體,若有剝落、坑洼,直接更換新軸承(需匹配原型號,如 SKF 6312/C3);
規范裝配:更換軸承時使用軸承加熱器(加熱至 80~100℃,避免過溫)或專用壓裝機,確保均勻受力;
清潔維護:拆卸后用煤油 / 柴油清洗軸承座、軸頸,更換新潤滑油,安裝前用壓縮空氣吹干雜質;
游隙調整:根據工況選擇合適游隙的軸承(如沖擊負荷大選 C3 組游隙,高精度工況選 C2 組),安裝后用塞尺檢測軸向游隙,不符則調整軸承端蓋墊片厚度。
三、軸承振動超標
故障現象:軸承部位振動幅度超過標準(一般≤0.08mm),導致泵體整體抖動,嚴重時引發管路連接松動、密封泄漏。
核心原因:
轉子不平衡:葉輪磨損不均、附著渣漿,或泵軸與電機軸不同心(對中偏差過大);
軸承損壞:滾動體破裂、保持架變形,導致轉動時 “卡滯”,引發不規則振動;
基礎不穩:泵體地腳螺栓松動,或混凝土基礎開裂,無法吸收振動;
負載波動:渣漿濃度突然升高(如管路堵塞),導致泵的軸向力 / 徑向力驟增,軸承受力失衡。
解決辦法:
轉子校正:
拆除葉輪,清理表面渣漿,進行動平衡測試(不平衡量需≤5g?cm);
用激光對中儀調整泵軸與電機軸的對中偏差(徑向偏差≤0.05mm,角偏差≤0.1mm/m);
軸承檢查:拆卸軸承,若發現滾動體破裂、保持架斷裂,立即更換,同時檢查軸頸是否磨損(磨損超差需鍍鉻修復或換軸);
基礎加固:擰緊地腳螺栓(按對角線順序分次擰緊,力矩符合設備要求),若基礎開裂,需停機后重新澆筑混凝土;
穩定負載:檢查進料管路,清理堵塞的渣漿,通過調節進料閥控制渣漿濃度(一般不超過 40%),避免過載。
四、軸承漏油 / 漏脂
故障現象:軸承端蓋、油封處出現潤滑油滲漏,導致油位下降,同時可能伴隨灰塵、渣漿附著(因滲漏處形成油膜吸附雜質)。
核心原因:
密封件失效:骨架油封老化、唇口磨損,或 O 型圈變形、斷裂;
油位過高:油浴潤滑時油位超過軸承中心,導致油壓過大,潤滑油從密封間隙溢出;
透氣孔堵塞:軸承座頂部的透氣孔(平衡內外氣壓)被灰塵、渣漿堵塞,內部氣壓升高,迫使潤滑油滲漏;
配合間隙過大:軸承端蓋與軸的配合間隙超標(一般≤0.1mm),密封唇無法貼合軸頸。
解決辦法:
更換密封件:選擇與原型號匹配的油封(注意唇口方向,朝向潤滑油側),安裝前在唇口涂抹少量潤滑脂,增強密封性;
調整油位:停機后打開油位計,放出多余潤滑油,確保油位在 “最低” 與 “最高” 刻度之間;
清理透氣孔:用細鐵絲或壓縮空氣疏通透氣孔,定期(如每周)檢查,避免堵塞;
修復配合間隙:若軸頸磨損導致間隙過大,可在軸頸處電鍍一層鉻(厚度 0.02~0.05mm),或更換帶密封環的軸套。
五、軸承保持架損壞
故障現象:軸承轉動時出現 “卡頓”,伴隨劇烈異響,拆卸后可見保持架(塑料 / 金屬)斷裂、變形,滾動體散落。
核心原因:
安裝不當:安裝時軸承傾斜,導致保持架受力不均,長期擠壓后斷裂;
過載沖擊:渣漿泵啟動時 “帶載啟動”(如管路內積滿渣漿),或突然停機時反轉,造成保持架承受沖擊負荷;
潤滑失效:潤滑油完全耗盡,保持架與滾動體干摩擦,溫度驟升導致變形;
材質問題:劣質軸承的保持架材質強度不足(如塑料保持架耐溫性差),無法承受工況負荷。
解決辦法:
緊急更換:保持架損壞后軸承已無法修復,需立即更換新軸承,同時檢查軸頸和軸承座是否因 “卡頓” 造成劃傷,劃傷處需用細砂紙打磨光滑;
規范啟停:啟動前確保管路內無堵塞,關閉出口閥(降低啟動負荷),停機時先關閉進料閥,避免反轉;
強化潤滑:建立潤滑臺賬,定期(如每 100 小時)檢查油位和油品狀態,高溫工況下縮短潤滑周期;
選用優質軸承:優先選擇知名品牌(如 SKF、NSK、ZWZ),根據工況選擇金屬保持架(如高負荷選黃銅保持架)。
六、故障預防核心建議
規范安裝:嚴格按照安裝指南操作,使用專用工具,避免暴力裝配,確保軸與軸承座對中;
定期潤滑:根據工況制定潤滑計劃,選用匹配的油品,避免 “油少”“油多”“油差” 問題;
清潔維護:定期(如每月)清理軸承座周邊雜質,檢查密封件狀態,防止渣漿、粉塵侵入;
狀態監測:日常運行中用測溫儀、測振儀監測軸承溫度和振動,發現異常及時停機排查,避免小故障擴大。
通過以上方法,可有效減少渣漿泵軸承故障發生率,延長軸承使用壽命,保障泵體穩定運行。
編輯搜圖
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(最多18字)
上一條 : 泥漿泵噴播機泵
下一條 : 渣漿泵軸承溫度過高的原因及解決辦法…